题目内容 (请给出正确答案)
[主观题]

孟子(约前372前289),名______,字______,战国邹(今山东邹城东南)人。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

孟子(约前372前289),名______,字______,战国邹(今山东邹城东南)人。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

家。《孟子》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。孟子是继______之后的一个最大的______学大师,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,又称______,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为______。

查看答案
如搜索结果不匹配,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
您可能会需要:
您的账号:,可能会需要:
您的账号:
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
发送
更多“孟子(约前372前289),名______,字______,…”相关的问题

第1题

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()
A.孟子(前372—前289),名轲,字子舆,战国时邹国(今山东邹城)人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,曾受业于孔伋(孔子的孙子)的再传弟子B.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,44岁开始周游列国,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,直到去世C.《孟子》共七篇,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,分别为《梁惠王》《公孙丑》《滕文公》《离娄》《万章》《告子》《尽心》。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,涉及政治活动、政治学说以及哲学、伦理、教育思想等D.南宋时,朱熹把《孟子》与《礼记》中的《大学》《中庸》两篇以及《论语》合为四书,成为后世(如明、清两代)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取材依据
点击查看答案

第2题

对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()

A.《论语》,儒家经典著作,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

B.孟子(约前372--前289),名轲,邹(今山东邹城东南)人,战国时期思想家,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

C.《儒林外史》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,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

D.说,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,言辞往往恭敬、恳切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3题

下列文学常识,错误的一项是()

A.孟子(公元前372~公元前289),名轲,字子舆,邹(今山东邹县)人

B.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,地位仅次于孔子,有亚圣之称,后世常以孔孟并称

C.《孟子》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、公孙丑等撰写的,文章气势磅礴、论证严密,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,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,就能看出这些特点来

D.宋代朱熹把它和《大学》《 论语 》《 诗经》编在一起,称为四书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4题

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,不正确的一项是()

A.孟轲(约前372-前289),字子舆,战国时邹人,儒学大师,有亚圣之称

B.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,他发展了孔子仁的主张,提出了仁政说

C.《孟子》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,由孟轲的弟子编成。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、民贵、君轻

D.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《孟子》,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取比,意思精到,揠苗助长的故事尤为生动,广为后人传诵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5题

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()

A.孟子(前372-前289 年),名轲,字子舆,战国时邹(现山东邹县东南)人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,曾受业于孔伋(孔子的孙子)的再传弟子

B.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。44岁开始周游列国,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,直到去世。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,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

C.《孟子》共七篇,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,分别为《梁惠王》《公孙丑》《滕文公》《离娄》《万章》《告子》《尽心》。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,涉及政治活动、政治学说以及哲学、伦理、教育思想等

D.南宋时,朱熹把《孟子》与《礼记》中的《大学》《中庸》两篇以及《论语》合为四书,成为后世(如明、清两代)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6题

荀况(约公元前319—前230)名况,字卿,又称孙卿,       末期赵国(今山西南部)人。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,教育家,是先秦     家最后的代表,朴素唯物主任思想集大成者。在社会伦理观方面他提出“       论”,批判了孟子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“性善论”, 《荀子》一书为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著。
点击查看答案

第7题

荀子(约前298前238),名______,______末期赵国人。荀子是先秦______家的最后代表人物,在政治上,
荀子(约前298前238),名______,______末期赵国人。荀子是先秦______家的最后代表人物,在政治上,

他针对孔子、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,提出法后王,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,要选贤能,明赏罚,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。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。在人性问题上,他不同意______的性善论,主张______论,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,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。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8题

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,错误的一项是()
A.《孟子》由战国时代的孟子及其弟子万章、公孙丑等著,与《论语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合称四书

B.荀子(约前313--前238)名况,字卿,战国末期赵国人,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,是朴素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

C.论是古代议论文文体,按《韵术》:论者,议也。《昭明文选》所载:论有两体,一曰史论,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,以断其人之善恶。(如《史记》后的‘太史公曰’)二曰政论,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,正其谬误。(如《六国论》《过秦论等》)。过秦论意为指出秦的政治过失的论文

D.寡人:寡德之人,是古代除君王之外的人对自己的谦称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9题

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,错误的一项是()
A.《孟子》由战国时代的孟子及其弟子万章、公孙丑等著,与《论语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合称四书

B.荀子(约前313--前238)名况,字卿,战国末期赵国人,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,是朴素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

C.论是古代议论文文体,按《韵术》:论者,议也。《昭明文选》所载:论有两体,一曰史论,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,以断其人之善恶。(如《史记》后的‘太史公曰’)二曰政论,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,正其谬误。(如《六国论》《过秦论等》)。过秦论意为指出秦的政治过失的论文

D.《师说》选自《昌黎先生集》,作者韩愈,字退之,世称 韩昌黎。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,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10题

下列对《劝学》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,不正确的一项是()
A.荀子(约前313--前238)名况,字卿,战国末期赵国人,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军事家,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,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B.在人的本性问题上,提出性恶说,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,于是特别重视学习、教育和礼治的作用C.在政治思想上,提出隆礼尊贤而王,重法爱民而王。在强调儒家礼治对于人们的教化、制约作用时,也注重刑赏的法制精神,主张礼法并用。他的思想被法家吸收,法家的两位代表人物韩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D.《荀子》共二十卷,收文章三十二篇,内容涉及哲学思想、政治问题、治学方法、立身处世之道、学术辩论等方面,《劝学》是其中的第一篇。《荀子》一书由《论语》《孟子》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说文,标志着古代说理散文的进一步成熟
点击查看答案
热门考试 全部 >
相关试卷 全部 >
账号:
你好,尊敬的上学吧用户
发送账号至手机
密码将被重置
获取验证码
发送
温馨提示
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,请点击购买搜题卡。
马上购买搜题卡
我已购买搜题卡,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
重置密码
确认修改
谢谢您的反馈

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,我们将认真、仔细核查,
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,欢迎您来纠错

警告: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

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,请在“上学吧”公众号进行验证,点击“官网服务”-“账号验证”后输入验证码“”完成验证,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!

微信搜一搜
上学吧
点击打开微信
警告: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
抱歉,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。您可在“上学吧”微信公众号中的“官网服务”-“账号解封申请”申请解封,或联系客服
微信搜一搜
上学吧
点击打开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