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目内容 (请给出正确答案)
[单选题]

患者.35岁,曾生育两胎,近半年来月经不调,8~12天/26天,基础体温双相,月经第6天刮出宫内膜病理为:仍可见分泌期内膜。上述病例,该病人的下一步治疗应为()

A.月经前半期给雌激素

B.月经第5天,给克罗米酚

C.下次月经前8~10天给孕激素

D.雌-孕激素序贯

E.雌孕激素联合

查看答案
如搜索结果不匹配,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
您可能会需要:
您的账号:,可能会需要:
您的账号:
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
发送
更多“患者.35岁,曾生育两胎,近半年来月经不调,8~12天/26…”相关的问题

第1题

39岁,G3P1,自然流产后出现月经不规律,8~10/26天,基础体温双相,月经第5天刮宫,内膜活检可见部分分泌期子宫内膜,应诊断为()

A.无排卵型月经

B.黄体功能不全

C.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

D.正常月经

E.不全流产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2题

30岁,月经周期为8~10/28天,基础体温呈双相,但高温相下降迟缓,月经第5天刮宫病理应为()

A.变性坏死的子宫内膜

B.晚期分泌期子宫内膜

C.增生期宫内膜

D.增殖早期及具有分泌反应的腺体

E.蜕膜样组织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3题

异位妊娠()

A.经前诊刮,病理:增殖期子宫内膜

B.经前1天诊刮,病理:分泌期宫内膜,腺体分泌不足,腺体与间质发育不同步

C.经期第5天诊刮,病理:可见分泌期宫内膜、增生早期内膜及出血坏死内膜混合存在

D.即时诊刮,病理:分泌期宫内膜

E.淋漓出血后诊刮,病理:子宫内膜蜕膜样改变伴A-S现象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4题

黄体功能不足性功血()

A.经前诊刮,病理:增殖期子宫内膜

B.经前1天诊刮,病理:分泌期宫内膜,腺体分泌不足,腺体与间质发育不同步

C.经期第5天诊刮,病理:可见分泌期宫内膜、增生早期内膜及出血坏死内膜混合存在

D.即时诊刮,病理:分泌期宫内膜

E.淋漓出血后诊刮,病理:子宫内膜蜕膜样改变伴A-S现象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5题

子宫内膜不完全脱落性功血()

A.经前诊刮,病理:增殖期子宫内膜

B.经前1天诊刮,病理:分泌期宫内膜,腺体分泌不足,腺体与间质发育不同步

C.经期第5天诊刮,病理:可见分泌期宫内膜、增生早期内膜及出血坏死内膜混合存在

D.即时诊刮,病理:分泌期宫内膜

E.淋漓出血后诊刮,病理:子宫内膜蜕膜样改变伴A-S现象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6题

女性,32岁,月经周期正常,G1P0。经期延长,出血量多。BBT双相但下降缓慢,妇科检查与B型超声检查未见异常。月经第6天的子宫内膜改变可能为()

A.增殖期

B.分泌期

C.分泌期分泌反应不足

D.混合型子宫内膜

E.蜕膜样反应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7题

39岁,G3P1,自然流产后出现月经不规律,8~10/26+天,基础体温双相。月经第5天刮宫,内膜活检可见部分分泌期子宫内膜。应诊断为下列哪项()

A.无排卵型月经

B.黄体功能不全

C.子宫内膜脱落不全

D.正常月经

E.不全流产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8题

黄体发育良好,但萎缩延长,病理变化为()

A.经前期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

B.经前期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

C.月经期第5~6天子宫内膜仍可见分泌反应

D.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

E.萎缩型子宫内膜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9题

黄体功能不足的临床表现除外()

A.月经周期短

B.B。卵泡期延长

C.不易妊娠而流产

D.基础体温呈双相,高温大于11天

E.子宫内膜有分泌期改变

点击查看答案

第10题

关于女性生殖系统生理,下列叙述正确的是()

A.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

B.月经来潮时妇女的基础体温可升高0.3~0.5℃

C.月经来潮为月经周期的第1天

D.正常月经第24天子宫内膜为分泌期

E.卵巢能分泌少量雄激素

点击查看答案
热门考试 全部 >
相关试卷 全部 >
账号:
你好,尊敬的上学吧用户
发送账号至手机
密码将被重置
获取验证码
发送
温馨提示
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,请点击购买搜题卡。
马上购买搜题卡
我已购买搜题卡,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
重置密码
确认修改
谢谢您的反馈

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,我们将认真、仔细核查,
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,欢迎您来纠错

警告: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

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,请在“上学吧”公众号进行验证,点击“官网服务”-“账号验证”后输入验证码“”完成验证,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!

微信搜一搜
上学吧
点击打开微信
警告: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
抱歉,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。您可在“上学吧”微信公众号中的“官网服务”-“账号解封申请”申请解封,或联系客服
微信搜一搜
上学吧
点击打开微信